近五年來,伺服器與硬體配置一直保持著一致性。無論是在應用程式伺服器、儲存陣列或 SaaS 後端中,資料中心管理員建立系統的方式都沒有太大變化。即使有意提高邊緣運算的使用,使其在計算與儲存上更貼近用戶端,多數邊緣網路在硬體配置上還是使用 SATA或SAS SSD.
僅在關鍵任務型應用程式的妥善率必須達到五個9或六個9之服務層級的少數情況下,硬體配置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。 對這些資料中心來說,備援機制是極其重要的,許多資料中心主要透過使用企業級 SSD 移轉至 NVME 來管理其儲存平台。NVMe 硬碟通常會配置大型的快取記憶體,來提供 QoS 效能 (長期效能穩定性)。
這引發了下列問題:如果有更多資料中心使用 NVMe 以確保正常運行時間,那我是否應該升級伺服器?
答案遠比單純的是或否還要複雜,事實上這牽扯出其他需要處理的問題。
透過 SATA 或 SAS 升級單純的 1U 伺服器或 10U 機架式伺服器,會受到連線可用性的限制。多數採用 SATA 或 SAS SSD 的系統使用硬體式 RAID 控制器連線。但是 NVMe 因為利用了 PCI-Express 連接埠,本身就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,並充分運用軟體式 RAID 的配置。
一年前,多數用戶習慣使用 SATA而無意改使用 NVMe。就連規模最大的供應商也尚未完全移轉,SATA 和 NVMe 各占一半使用量。 這是因為 NVMe 需要更多技術性的維護翻修。
並非所有現有的伺服器都有足夠的 PCIe 連接埠以支援大規模地建置NVMe,而多數資料中心更換伺服器的速度不會像更換儲存陣列一樣快。 簡而言之,如果伺服器能夠提供當下運作所需的效能,還有移轉的必要嗎?
如果是的話,在進行下一步之前,還需要考慮這些事:
該變更對於您現有的備援機制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?
移轉到軟體定義儲存 (SDS) 機型,為使用者展現管理備援機制與控管實體設備的新方式。在有些案例中,從硬體控制的儲存系統移動到 SDS 可能會需要將特定的應用程式調整至核心等級,以保持效能的一致性。此外,用戶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SDS平台上配置設定備援與提供效能的儲存空間。
您的架構內現有的問題是什麼,NVMe 能夠解決嗎?
有些可能不是資料傳輸的問題,而是由於讀取 / 寫入的速度,或沒有使用企業級硬碟的緣故。現今有許多硬碟在產品資料頁上均強調具有高效能規格,但針對長期一致性或效能預測的問題,並未多加著墨。這是因為比起強調維持穩定狀態,產品更追求高效能。